【讲师简介】
朱老师:
朱老师现为著名战略咨询公司和君咨询合伙人,兼某民企控股集团董事长战略顾问,负责战略及投资工作,也担任罗兰贝格咨询、明源云、华为云行业专家顾问,同时兼任江西国资委战略顾问和7家地产集团的董事长战略顾问。
朱老师是房地产战略管理及投资拓展专家,山东济宁人,复旦大学MBA,拥有规范的管理教育、充足的地产标杆企业工作经历及大型集团化企业的投资拓展经历,在战略研究、战略规划、战略管理、投资策略、投资拓展、组织架构设计、母子公司管控、权责体系优化、绩效评价及考核体系方面,知识面恢弘、开阔,又非常接地气。
朱老师已经拥有23年以上的房企标杆企业从业经历。朱老师是前金地、金茂、中南、蓝光战略负责人,2018年深度参与中梁投资策略制定。截至2022年3月,地产30强的战略岗位中,朱老师已经完成服务5家。
比如,朱老师从基层做起,在2003-2006年担任原金地集团华东区域公司研究员兼战略投资经理,执笔金地集团真正意义上第一份区域集团战略规划报告(董事长凌克点评),并率先在宁波拿地完成金地华东区域的战略布局。在2010年担任中南控股战略副总经理期间,完成中南控股十三五战略规划和管理体系的重构。在2010末-2018年初,朱老师也曾担任中国金茂集团战略投资及运营管理部副总,确定“轻重并举、双轮驱动”的发展战略,主持金茂集团7轮战略规划滚动修订。2019年到2020年朱老师担任蓝光集团战略企管中心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,辅助董事局主席作战略预判和战略调整。
在乙方经历方面,朱老师先后在华彩咨询、远卓咨询、科森咨询、和君咨询担任项目经理或合伙人,先后为厦门国贸控股、上海保集控股集团、朱家角投资、东隆纺织、恒丰泰集团、广西旅游、中南控股集团、三盛地产等近20家地产多元化集团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和建立组织管控体系,从战略研究、战略目标制定及战略运营体系方面,解决战略形成和落地的闭环,
朱老师在投资时机布局、投资大势研判、投资并购等方面,也有充足的实战经验。从1999年开始拿地,曾经主导金地华东区域布局,辅助金茂集团获取一、二级土地项目达8个,在住宅、商业、酒店、写字楼、文旅、养老、产业地产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策划经验。
朱老师的培训风格特点突出,表现为轻松诙谐、激情互动、知性亲和,同时逻辑严密,重点突出,既注重学员感受、又能够与学员达成良好的互动,用学员的“语言”讲课。朱老师擅于通过案例引发研讨问题的深层思考。
新形势下投资拓展策略与拿地模式创新案例解析
【课程背景】
以地产投资拓展的核心理论为依据,融合了全球地产企业及国内标杆地产企业的投资拿地理念、方法、流程和模板,以现场实际行为模拟为平台,以众多的实际项目获取案例为借鉴,面向投资拓展拿地的实战性课程。
【课程收益】
1.从理论、战略、案例、落地四方面,提高拿地人员系统思维。
2.分享标杆地产企业获地成功经验,保证正确地拿地。
3.梳理拿地的创新模式和渠道,揭示拿地模式和渠道风险。
4.分享标杆房企兼并收购经验和过程关键点。
5.构建和优化房企投资体系,以体系驱动拿地。
6.作对拿地的奖罚,合理控制投资风险。
【课程对象】
房地产企业董事长、董事、总裁(总经理)、副总经理、总经理助理、分公司负责人、战略规划、财务资金管理、运营管理部、投资管理部、营销策划部、产品研发部等部门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。
【课程大纲】
第一部分 明道:讨论什么是投资?
(一)理论基础:投资的主要类型、标准与财务模型。
1.1 逆周期投资与窗口期。
1.2核心型投资、核心增益型投资、增益型投资、机会型投资。
1.3 快周转、短平快、现金流项目与投资。
1.4 资源占有型、持有型、利润型、增值型项目投资。
1.5 住宅投资、酒店投资、商业地产、产业地产、旅游地产投资与回报标准与投资测算模型。
1.6 不动产估值模型(资本化率法、DCF法与成本重置法)。
1.7 安全性投资和有毒资产。
(二)市场研究:中国房地产行业投资环境分析与决策。
2.1 世界房地产业的基本规律和投资特点。
2.2 现阶段房地产业的政策导向。
2.3 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形势和主要方向。
2.4 融资战略决定投资战略与投资策略。
案例分析:标杆企业的融资战略及投资战略的勾稽关系。
2.5 世界及中国政治、经济。
互动:分组对本企业进行PEST分析,特别结合十四五规划、19大、中国制造2025、美丽中国、战略新兴产业等政策方面,加以分析对地产及本企业的投资机遇与挑战。
第二部分 优术:房地产企业投资逻辑、拿地战略和战术。
(一)什么是战略?为什么做投资战略?什么是投资逻辑?
1.1 简单而言的公司战略、商业模式和投资逻辑。
1.2 公司战略下的投资战略制定。
1.3 投资战略能干些什么?
1.4 怎样的投资战略更有胜算?
1.5 为什么投资战略需要哲学能力?
1.6 地产行业的营商环境和风险因素。
团队练习:1)行业研究 哪些环境因素正在影响组织?在当前,哪些因素的影响最重要?未来几年呢? 2)小组结论答辩:行业未来展望。
1.7 地产行业的城市轮动、投资布局和时机的确定技术。
(二)房地产企业投资战略的坚守和投资策略的调整。
2.1 标杆房企未来3-5年的投资战略和拿地策略。
案例分析:万科、金地、中梁、金茂等企业的投资策略点评。
分组讨论、互动:
WHO: 100亿规模房企的对标企业是谁?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?
WHAT: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?主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投资战略是什么?
WHY: 本行业主要竞争对手销售额及盈利的变化趋势?原因是什么?主要竞争对手如何对影响本行业的主要因素作出反应?
HOW: 考虑主要竞争对手的状况,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如何定位?我们在本行业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是什么?
WHEN: 进入什么城市?如何深耕?如何投资?什么时间投资?
2.2 如何选城市--城市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。
2.3 企业自身产品定位-“有所为和不为”
案例:标杆地产企业的产品体系。
2.4 标杆企业目前的投资战略分析。
2.5 标杆地产前期关注的经济指标类型解读。
如:IRR、NPV、NAV、净现金流量、净利润率、获利指数等,开发周期在5年、3-5年、3年以内的项目测算指标。
2.6 从营销前置的视角去解读土地-“客户、产品与土地”三位一体前期定位和项目建议。
2.7 案例分析:知名企业的投资成功和投资失误的案例分析。
十家地产成功企业的投资成功案例点评及经验总结。
十家地产失败企业的投资失误案例点评及经验总结。
第三部分 当前房地产拿地模式创新、案例及敏感点剖析。
(一)一二级联动模式
1.特色小镇开发模式。
案例:金茂模式、中铁模式。
2.城市运营大盘开发的模式。
案例:金茂一二级项目(长沙梅溪湖、青岛高新区、南京上坊等)。
3.文化旅游地产项目的拿地模式。
案例:恒大项目、饮马川项目、阿那亚项目。
4.产业综合体投资盈利模式。
标杆案例:华夏幸福模式。
(二)当前形势下,兼并收购研究及模式选择
2.1 兼并收购决策依据。
2.2 收购主体确定。
2.3 兼并收购的基本流程。
2.4 收购对价及支付。
2.5 资产收购概念、资产收购的条件、收购流程、关键节点。
案例:南京国际收购案例、尽职调查要素、风险控制思路。
2.6 股权收购概念、收购流程、基本原则和操作。
案例:某项目股权出让案例分析。
2.7 国企重组与混合所有制。
2.8 合作拿地、开发模式。
案例:项目开发合作模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。
第四部分 落地-投资体系建设与投资能力提升、优化。
(一)标杆房企投资管理体系。
案例:标杆房地产企业的人员配置、投资决策、投资风控、投拓人员配置及评估体系。
(二)投资各阶段的作业文件成果体系。
案例:各阶段投拓的作业指导书、成果标准及输出标准。
(三)房地产投资体系专项奖罚制度。
3.1 拿地专项考核与奖罚。
案例:标杆地产拿地奖罚节点设置与条款梳理。
3.2 年薪制度。
3.3 中间市场规则。
(四)房地产项目投资拿地风险类型及控制策略。
3.1 各种风险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。
3.2 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和化解策略。
(五)投资后评估。
4.1投资工作复盘。
4.2、投资后评估技术。
案例:结合标杆企业的2-3个后评价案例进行分析。